研究动态
上海论坛子论坛--低碳:中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经济发展必由之路
发表时间:2017-06-02 阅读次数:1652次

 

2017年5月28日,复旦丁铎尔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和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共同承办了上海论坛子论坛---低碳:中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经济发展必由之路。子论坛由复旦丁铎尔中心蒋平副研究员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共同主持。论坛邀请国内以及来自英国、日本、韩国、荷兰和巴西多国的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参加。

 

在子论坛上,各位与会专家和学者以“低碳:中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经济发展必由之路”为主题进行了学术演讲和讨论。在第一部分的发言中,来自日本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的资深专家Suzhu Nishioka教授首先以日本为例主要介绍了低碳社会转型带来的效益,提出中国可借鉴日本经验,在低碳能源转变中由更多内外部优势去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高效利用有限资源,并加大对基础设施、技术领域、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资。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周大地所长和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齐晔教授也向大家阐述了中国在2025年以前达到碳排放峰值的发展之路,指出这需要减少无效投资,并提出促进绿色低碳建筑发展、控制住房总建筑规模、降低外需依赖程度、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等具体措施。另外在自中国和韩国的学者也针对低碳经济在亚洲的发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共同指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首先需努力提升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本土技术专利质量有待提升,同时政府还需创造更好的知识产权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外部竞争环境。在第二部分的发言中,与会专家学者继续就低碳发展在更大范畴进行了讨论。来自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副校长Philip Gilmartin教授,他高度评价了复旦丁铎尔中心在低碳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介绍了东英吉利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的很多学术研究工作和技术实践示例。来自巴西里约大学的Jose Puppim de Oliveira教授提出了绿色发展与碳排放相互关联和影响的问题,并指出过去三年中国的人均排放放缓,但经济仍高速增长,这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增长,并指出低碳转型需要通过创新和结构性变革,同时城市化过程中要关注对气候变化的控制,提供更多基础设施和服务。之后来自国家工信部、北京大学和上海经贸大学的专家学者继续就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技术应用等方面做了研究报告。参会学者在会议最后进行了自由发言和讨论,并提出应加强相互交流,创造更多的研究合作机会,同时嘉宾也纷纷表示上海论坛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并感谢复旦大学和上海论坛组委会对于这个分论坛的成功组织和安排。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